叶红专:做好“两业”文章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6日       来源:新湖南      阅读:118次

        新湖南客户端11月16日讯(《团结报》记者 石琦)11月15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州委秘书长、二级巡视员向邦伟和州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凤凰县腊尔山镇夯卡村、禾库镇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和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调研特色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工作。

走访夯卡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本组图片由 周伟 提供)

          夯卡村易地扶贫搬迁户吴爱英家门口贴着副对联——“来时穷山恶水,今朝遍地生金”。吴爱英说,在扶贫工作队的关心帮扶下,举家搬迁到现在的同福苗寨后,家庭收入连年增长,生活越来越好。据悉,夯卡村共有35户易地搬迁户,受益于蔬菜产业直接帮扶、猕猴桃产业股份帮扶、生态养殖区委托帮扶、产业园区用工优先帮扶、苗绣公司带动帮扶、光伏电站项目帮扶和干部结对帮扶等后续措施,激发了他们的脱贫内生动力。

同福苗寨新打造的民宿已投入运营

        同福苗寨新改建完成了3栋民宿,已试运营一个月,吸引了各方游客纷至沓来,依照合同约定,被征用房屋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可通过“租金+分红+工资”获得稳定收入。叶红专强调,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动能,要进一步丰富乡村游内涵与外延,用心培育新业态、新卖点,谋划实施一批提质项目,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提升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让群众从乡村游产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调研夯卡村桑蚕产业

         夯卡村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三旭农业公司生产的手工蚕丝被和桑叶茶供不应求,很受消费者青睐。酸辣香食品公司主营腊尔山大米、辣椒制品、野山笋等,拥有高山种植基地1000余亩。叶红专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和大户能人带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土地流转、进厂务工等方式,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调研禾库镇集中安置区扶贫车间

         叶红专一行察看了禾库镇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区的扶贫车间建设。同康民族服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出口欧洲的高档箱包,该企业先后招聘了300多名当地群众上班务工,让搬迁户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心愿。叶红专强调,要把易地搬迁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综合服务配套、安置区规范管理结合起来,抓好就地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翁草村引种栽培的安吉白茶长势良好

         古丈县默戎镇翁草村660亩白茶基地里,引种栽培成活率高达95%以上,茶园配套观景休闲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据悉,浙江省安吉县不但给翁草村捐赠了茶苗,还带来了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实行统一种植、管理、经营、销售,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赁、务工等方式参与白茶产业发展,茶旅一体化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叶红专叮嘱古丈县负责人,要扛牢压实政治责任,高标准、规范化建好安吉白茶园,抓好茶叶培管、精深加工、品牌打造,让广大群众从白茶产业发展中受益,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调研期间,叶红专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湘西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对湘西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以精准扶贫脱贫“十项工程”为抓手,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以十八洞村为样板,探索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各县市和州直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实做好“两业”文章,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产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小养殖、小庭院、小作坊、小买卖“四小经济”,推进“两茶两果一药一烟”适度规模经营,让每个贫困村有一个以上产业,每户贫困户有一个以上增收项目。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机遇,在稳住现有岗位的基础上,通过劳务输出、引进企业投资建厂、开设扶贫车间、设置公益性岗位、加强技能培训等途径,千方百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稳住贫困劳动力就业“饭碗”,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州政协副主席、凤凰县委书记颜长文一同参加在凤凰县的调研。

[责编:向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