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专:创新提质特色赶超 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7日       来源:新湖南      阅读:129次

会议现场

      新湖南客户端10月27日讯(《团结报》记者 余江明 石琦)10月21日至26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召开全州经济工作现场推进会议,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点评总结等方式,感受全州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激发县市区比学赶超动力。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在总结讲话时强调,全州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保持“闯”的精神、“实”的作风,努力创新提质、特色赶超,推动全州经济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叶红专讲话

龙晓华讲话

     叶红专指出,近年来,各县市区认真贯彻州委“542”发展思路,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吉首市坚持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大力实施交通突围、城市提质、产业攻坚和民生升温工程,州府形象焕然一新,新一轮发展要突出“五个中心”建设,推进吉首老城区、乾州新区、高铁新城区、州府吉凤新区、矮寨旅游区“五区”联动发展,加快吉凤融城一体发展步伐,打造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泸溪县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新路,教育改革在全省有为有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走在全州前列,美丽湘西建设和基层治理卓有成效,新一轮发展要着力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打造知名生态宜居“氧吧城”、武陵山区黄金航运港口、农旅融合休闲体验地。凤凰县经济实力进入全州第一方阵,“天下凤凰”旅游大格局已成型,以高寒山区为主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破解建设融资难题力度大效果好,新一轮发展要实施好旅游提质升级六大行动,做强做优“大凤凰、夜凤凰、金凤凰”,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古丈县以茶叶为重点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成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和中国名茶之乡,新一轮发展要主动融入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对接州域中部重点经济区,着力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县和武陵山区休闲康养目的地。花垣县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经验享誉中外,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闯出了一条“矿业转农业、黑色变绿色、老板带老乡”的新路子,新一轮发展要大力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进一步做好“矿、园、游”文章,着力打造中国扶贫交流基地和新时代红色旅游目的地,打造国家农业高新区和全省矿业转型绿色发展示范区。保靖县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扩面提质,保靖黄金茶品牌影响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有效,新一轮发展要以黄金茶产业为龙头,做好茶旅茶城深度融合文章,打造“黄金茶城·酉水明珠”,推动“中部崛起”。永顺县减贫人口总数全州第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走在全州前头,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可圈可点,新一轮发展要围绕建设州域中部重点经济区,着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龙山县“山水龙城”品质和人口聚集力明显提升,湘西“北大门”形象靓丽呈现,新一轮发展要围绕建设州域北部重点经济区,加快形成州域北部窗口城市和四省市边区商贸物流集散地,着力打造武陵山区全域旅游新高地、土家文化探源地和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湘西高新区围绕“州府新城、产业新区”发展定位,大抓产城融合、标准厂房建设、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和土地增值,成为全州新型城镇建设的鲜活标杆、展示湘西形象的“最美窗口”、武陵山区耀眼的“璀璨明珠”,新一轮发展要主动融入吉首市建设武陵山区旅游中心城市、州域南部核心经济区和“五个中心”,对接凤凰一体发展,打造州府城市“会客厅”,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叶红专指出,州委连续七年召开经济工作现场推进会和专项工作调研座谈会已成为全州上下抓发展、推工作、促落实,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我们有几条好经验值得长期坚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增强把方向、谋大局、推改革、抓落实的本领。坚持扭住项目工作牛鼻子不放松,以项目支撑发展、以项目改善民生、以项目改变面貌。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难题、开新局,推动特色赶超、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区域发展。坚持干字当头、实处着力,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努力使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叶红专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全州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和社会基本面,前三季度全州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整体呈现持续恢复、逐月向好的态势,主要得益于七个方面的工作: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保障经济全面复苏;加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建设,扩面提质成效显著;注重练内功拓市场,旅游业强劲复苏;集中开工一大批重点项目,拉动了有效投资;线上线下齐发力,消费市场加速回暖;突出线上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招商引资形势看好;勒紧裤袋过紧日子,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当前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节点,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守发展第一要务,结合实际,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以赴打赢“十三五”收官之战,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叶红专强调,要毫不松懈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力度,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大扶贫领域信访化解处置力度,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以十八洞村、菖蒲塘村为重点,建好中国扶贫交流基地,讲好湘西精准扶贫脱贫故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谋划实施好乡村振兴“十项工程”。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认真落实“三联”制度,抓好企业入规入统工作,加大上争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负增长指标转正、正增长指标持续提升。要聚焦“两新一重”、优势产业链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公共卫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精心策划筛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要突出抓好产业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业重点要围绕实施“3411”工程,积极策应高铁、航空时代,抓紧全面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大行动,注重培育丰富旅游新业态和宣传营销,促进旅游二次消费,加速旅游市场进一步回暖向好;农业特色产业重点要围绕实施“851”计划,掀起今冬明春农业生产热潮,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扩面提质,结合消费扶贫,促进农民增收;新型工业要重点围绕实施“1151”工程,认真谋划推进园区调规扩区、园区体制改革、标准厂房建设等工作,加强10条优势产业链建设;商贸物流业重点要围绕实施“1731”工程,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扩大乡村消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能。要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坚持不懈抓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让群众享受到全面小康带来的更多红利。要坚持问题导向,久久为功抓好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各项工作,纵深推进美丽湘西建设,不断提升“美丽湘西”颜值。要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强统筹谋划,围绕把湘西州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这一总战略总愿景,坚守州委“542”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生态文明、民生事业“五大建设”,着力建设绿色、文化、开放、和谐“四个湘西”,努力实现在武陵山片区率先振兴、率先崛起。

    湘西州委副书记、州长龙晓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湘西州委副书记廖良辉等州级领导和州直相关部门、八县市、湘西高新区以及驻州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在这六天时间里,与会人员察看60多个现场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四区”、全域旅游、民生项目、城乡环境提质等。大家纷纷表示,此行充分感受到了全州加快发展的新气象和新希望,增强了特色赶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步将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各自岗位和实际行动中,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在推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湘西新篇章。

[责编: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