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全力支持永顺莓茶创品夺牌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来源:新湖南      阅读:130次

       新湖南客户端10月21日讯(通讯员 王军 张显杰)10月21日,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委委派,永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科技扶贫作战组组长李延堃带队,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汇报永顺莓茶产业发展情况,受到会长亲切接待。会上,王会长等领导专家对永顺莓茶产业发展促推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全力支持永顺莓茶创品夺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据了解,莓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是一种珍贵的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经权威机构检测,永顺莓茶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4种微量元素,粗蛋白质12.8%~13.8%,其主要功能成分总黄酮含量最低为3.5%,其幼嫩茎叶中类黄酮物质——“二氢杨梅素”含量可高达40%,被称为植物“黄酮之王”。 2019年,永顺莓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右一)听取永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县科技扶贫作战组组长李延堃(左二)汇报

      近年来,永顺县贯彻落实全州百亿茶产业战略决策,坚持专家引领、科技支撑,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省农科院副院长邓华凤等一批科技专家、200余名科技人才集结永顺,成立专家工作室12个,建立刘仲华院士永顺莓茶研发推广中心,着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永顺莓茶”公共区域品牌,大力推进莓茶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种植莓茶达3.93万亩,年产量900余吨,年产值约1亿元。永顺县域内有野生莓茶5000余亩,其研究、保护、培育等价值无可替代,10月12日,在中国·永顺莓茶文化节上,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萧力争为永顺县授“永顺莓茶野生古茶园研究基地”。

     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永顺县将继续围绕莓茶品种选育、技术规程、品牌塑造、新产品研制、莓茶企业发展等全面发力,深入挖掘永顺莓茶文化内涵,积极推介永顺莓茶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促进茶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莓茶产业,让更多人知道永顺莓茶的食药两用功效与众不同,让更多人从知道、了解到喜欢,再到“私订终生”,享受与永顺莓茶的“甜蜜生活”。

[责编:李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