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湘西州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来源:新湖南      阅读:256次

文/杨荣波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园区凭借经济、产业、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和扶持政策,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重要引擎。目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共有省级高新区2个、经济开发区2个、工业集中区5个、国家级农业园区1个、省级农业园区2个,全州园区经济总量占GDP总量的37%,园区投资额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0%以上。加快推动湘西州园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湘西州委、州政府加快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着力点。为此,笔者就如何推动湘西州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了一些粗浅思考。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园区发展布局

      做好规划是关系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全局性战略,也是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各个园区的发展布局。

   坚持“多规合一”。各园区要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以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有机融合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种规划,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功能完善、分期开发”的原则,科学编制园区总体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实现“多规合一”,合理确定园区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居住和生态用地比例,全面改变园区功能分区散乱、项目布局随意、发展后劲缺乏的局面。

       坚持长短结合。各园区要坚持远景规划与“十四五”规划相结合,坚持近期开发与中长期发展相结合,充分考虑园区长远发展的需要,预留园区发展用地,考虑园区拓展空间。对于缺少土地的园区,要注重发展“飞地经济”,共同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坚持良性发展。各园区要尽量共享城市水、电、路、通讯及学校、医院、金融、商业等基础设施,减少前期投入,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发展,减少建设成本,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对于新建园区,要做好配套设施规划,合理布局学校、医院、商场、文化娱乐等社会功能,避免“白天热闹、晚上冷清”现象的发生。

        坚持产业引领,合理确定园区产业定位

         产业是园区的“主心骨”,没有产业就没有园区。必须坚持产业立园,合理确定产业定位,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壮大主导产业。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优势集合”的基本思路,每个园区要围绕“一主两特三新”(一个主导产业、两个以上特色产业和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方向布局产业,推动产业园区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特别是湘西州园区办要加强对县市的指导,推动各县市园区差异化发展,避免全州园区产业布局碎片化、无特色和雷同化。要严格准入制度,将不符合园区主导产业规划方向的项目禁止入园,要求园区主导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缴税收比重达到60%以上。

        打造产业集群。各园区要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造链,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增强产业聚合度,建设相互配套的产业链体系,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十四五”期间,全州每个产业园区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到“十四五”末,力争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州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

       强化“亩产效益”。各园区要加快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单位用地投资强度、销售收入、税收、能耗、排放等主要指标的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落户省级高新区的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税收产出不低于20万元/亩、产值不低于400万元/亩;落户省级工业集中区的项目,投资强度不低于150万元/亩、税收产出不低于15万元/亩、产值不低于300万元/亩。州、县市园区办要组织“亩产效益”考核评价,对于没有达到标准的企业,减少优惠政策支持。

          坚持融合发展,大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融合发展是壮大园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各园区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按照“主二优三兼一”的顺序,以工业、制造业等第二产业为主导,以优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支撑,兼顾发展农业第一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在园区合理布局,实现以二促三带一的目标。通过传统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真正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激发新的动能与活力。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各园区要以“生产集约高效、生活适度宜居、生态环境良好”为目标,推动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综合型城市经济体转型,把产业园区发展成为产业发展较好、服务功能完善、边界相对明晰的城市综合功能区,真正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推进区域融合发展。围绕推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路,在湘西州内,要推动各个园区产业协同、优势互补、产业链深度融合,增强州内园区的区域竞争力。在州外,要以园区为平台,加强对接长株潭、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圈,加快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区域产业合作新典范。

          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增强园区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是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转型的动力和引擎。

       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园区管理体制“去行政化”,加快剥离园区的社会事务职能,强化其经济服务职能,着力改变园区行政化、机关化、全能化倾向,积极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股东”的管理机制,逐步实现行政职能和经营职能分离、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今后,不再新增园区的参公编制和事业编制,对新进园区的管理服务人员,采用聘任制的人事管理制度。

       创新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园区,严格产业准入,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目录、安全生产、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实现厂房集约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禁止非化工园区引进化工企业。落实“三线一单”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引导园区建设生态区、绿道、微绿地等绿化系统,确保园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

     创新要素配置。要创新供地模式,采取用地弹性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供地,盘活存量用地,加快处置闲置土地和“僵尸企业”。要创新融资渠道,整合财政资金,吸纳社会资本,州、县市建立园区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要创新人才引进,围绕“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要求,加强对园区引进人才的经济、住房、子女就读等方面的保障。采取与高校联合建立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方式,着力培养园区专业人才。

         坚持精细服务,不断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对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监管和服务。

      下放审批权限。切实抓好放管服改革,除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明确规定的以外,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的审批必须在园区形成闭环,限时办结。探索取消预审环节,简化申报程序,由园区管理机构直接向相关审批部门转报。

     加强代办服务。对于来园区发展的投资企业,按照“一对一”原则,每个园区要明确一名工作人员,提供“店小二、保姆式”的精细化服务,为企业全程代办各类手续,各审批机构必须提供“一站式”审批,按要求限时办结。

      加大扶持力度。要出台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大用地、融资、税收、财政、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用地方面,要优先安排园区建设用地指标,依法保证园区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在金融扶持方面,要设立园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用于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贷款信用担保,缓解入园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招商引资方面,对新引进的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项目,项目如期竣工并投产后,按形成固定资产投入总额的一定比例给予企业和招商引资人员一次性奖励。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编:王柯沣]